米乐m6新故事?做加法?互联网医疗挣钱需要新点子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5-20
 米乐m62023年5月初,京东健康的一次架构调整将目标对准了医药O2O:新成立即时零售部,由原医药事业部总经理王一婷负责,同时将B2B平台“药京采”整合并入该部门,并下调了“药急送”业务的佣金扣点,以吸引更多的零售商家入驻。  这被业内视为一次补短板的调整。根据中康资讯CMH数据,2021年医药O2O渠道中,美团和饿了么合计占领超85%市场份额,其余市场则由叮当快药、药店自建平台、京东健康等分

  米乐m62023年5月初,京东健康的一次架构调整将目标对准了医药O2O:新成立即时零售部,由原医药事业部总经理王一婷负责,同时将B2B平台“药京采”整合并入该部门,并下调了“药急送”业务的佣金扣点,以吸引更多的零售商家入驻。

  这被业内视为一次补短板的调整。根据中康资讯CMH数据,2021年医药O2O渠道中,美团和饿了么合计占领超85%市场份额,其余市场则由叮当快药、药店自建平台、京东健康等分走。

  在三年多新冠肺炎疫情中,互联网医疗企业得到深度结合医疗服务的机会,甚至一度短暂触摸到医保这一最大支付方。但至今,互联网医疗行业似乎又重回起点:一方面竭力打破医疗的次元壁,另一方面不断创新网上售药模式,以维持营收与股价。

  多位业内人士向《财经》大健康分析,药品零售B2C(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的市场增量红利即将见底。“可开拓的用户群体购物习惯基本形成,从阿里和京东两家的药品销售增长趋势看,估计三年内就能看到B2C市场的饱和水平。”一家互联网医疗企业人士说。

  同时,O2O在挤占份额。米内网数据预计,2030年零售药店O2O药品规模将追平或赶超B2C网上药店药品规模。

  同样是消费者在线C模式是商家直接在网上向消费者销售产品,O2O则是搭建平台吸引同城的线下商店入驻。

  “互联网医疗,想要进一步把市值规模做大,必须要有新的故事讲。下一个故事或许是O2O代表的本地业务,这和整个新零售的业态发展趋势是相同的。”一位医药O2O从业者说。

  “三年前根本就没有药品工业企业做O2O,现在他们不仅专门招人、成立事业部,而且真金白银的花钱,把投在药店的线下促销,同步搬到线O电商从业者感慨,“就好像回到十年前,刚刚开始有药企感受电商的流量增长,开始布局B2C一样”。

  为吸引商家入驻O2O平台,京东“药急送”下调了佣金扣点,调整后的扣点结构为“5%技术服务费+3元履约服务费”,与行业其他O2O平台拉齐了扣点模式。早在年初,京东药急送与京东到家的团队进行整合,利用两款APP为药品O2O业务引流。

  美团、饿了么两家占据了O2O业务85%的市场份额,想从他们手中抢蛋糕并不容易。2014年入局的叮当快药,也想分一杯羹,但是,该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亏损持续扩大,5年共累计亏损约57亿元。

  没有足够大的流量支撑,叮当快药也不得不付费加入美团、饿了么,甚至愈发依赖第三方平台。招股书显示,2018年,叮当快药自营线上平台的收入贡献占比高于第三方线年开始,第三方平台收入贡献占比开始扩大,到2022年已经达到72.6%。

  美团对自己在O2O市场的优势十分自信。2021年,美团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曾经定下一个目标,当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到1万亿时,“美团闪购”要分走4000亿的蛋糕。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联合企业发布《即时零售开放平台模式研究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即时零售中的开放平台模式规模将达到约1.2万亿元。

  上述医药O2O从业者分析,京东现在开始补O2O方面的短板,而美团也是在仿照京东健康,从药向医疗延伸。

  2022年上半年,美团连开三家互联网医院,6月,美团自营大药房落地天津。“新的业态是,新零售的前置仓模式已经扩展到卖药,仓库就建在社区旁边,可以最快速度配送到家,但不能线O从业者说,“这最初用于生鲜类,但药品储存条件不同,相对成本更低。”

  同行纷纷为卖药做加法,阿里健康却显得有些“低调”。2022年底,阿里健康大幅缩减了互联网医疗部门,分属阿里健康的B2C业务与阿里本地生活的O2O业务也无更深度的合作。阿里健康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大健康,阿里健康大药房已经入驻饿了么平台。

  “如果整合的好,最终大家的模式逐渐趋同,谁拥有流量,谁就拥有资源。”上述医药O2O从业者说。

  照此逻辑,手握流量的抖音自然受到同行关注。抖音目前的重点方向之一是本地业务,多家连锁药店入住,医生科普更是积攒下庞大的用户群体。“捋顺医和药之间的合规只是时间问题,我个人认为,很有可能会成为美团最大的挑战者。”上述医药O2O从业者表示。

  “听说最近药京采有降价,这意味着药企从京东这里采购整体服务的价格会更低,边际成本低,这是京东供应链的优势。”上述互联网医疗企业人士在密切关注同行动态,在他看来,增量红利减少后,会是越来越激烈的价格战,“苗头已经出现了”。

  京东健康相关负责人向《财经》大健康回应:药京采近期没有进行过价格调整。药京采是京东健康旗下医药B2B交易平台,旗下还拥有线下的京东健康联盟大药房。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架构调整,药京采被纳入即时零售业务部,最主要的原因是京东健康要进一步整合线下零售业务。

  对内业务整合米乐m6,对外拓宽合作。《财经》大健康梳理发现,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健康在今年的业务重点中,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加强与药企的合作”。

  5月初,京东大药房的品牌伙伴会上宣布米乐m6,将开放若干工位给合作伙伴,“有需求的药企可以直接把办公室搬到京东”。

  互联网企业牵手药企,慢病管理是比较常见的切入点。这一将患者与药品、器械产品结合的业务,在患者端往往付费意愿较低,但药企愿意为此掏钱。主要的支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药企直接买单,对消费者价格不变,只是作为增值服务放到商品中;另外一种是商品加上互联网企业的服务,成为一个新产品,在药企铺货的医院渠道、药店渠道销售。

  “虽然还在探索,但目前来看市场上的支付意愿还可以。”上述互联网医疗企业人士观察到,“尤其是外企的创新药,客单价高、毛利高、产品创新的基础好,做这类增值服务的空间更大,合作意愿更强。”

  5月15日,平安健康宣布与医疗器械商欧姆龙在慢病管理方面达成合作,主打“管理式医疗+家庭医生会员制+O2O医疗健康服务”。

  今年1月,阿里健康联合阿斯利康、诺华、葛兰素史克等外企,以及步长药业、扬子江药业、广州白云山等数十家企业,发起“慢病买药不出门”活动,对60余种常见慢病用药进行官方补贴,全国百城物流可达。

  此前,京东健康也与赛诺菲合作,共同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在线问诊、续方购药、胰岛素冷链配送、血糖管理、医患教育等,为糖尿病患者构建“一站式”全闭环场景。

  不过,药企与互联网医疗企业合作,拓宽了销售渠道,也突破了自身旧有的销售模式,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平衡线上、线下的药品价格体系。这关系到互联网卖药平台能否拿到更优的价格。

  此前,已经有企业暴露出问题。据相关媒体报道,2022年下半年,阿斯利康的新业务部门电商业务和线下销售部门的矛盾凸显:零售部门直接向总部举报电商团队为了完成销售业绩,联合线上平台商串货、压货、维价等,打乱线 新的突破口在哪?

  一名一级市场投资人直言,参照国际的案例,哪怕只是在很窄的一个细分领域,做出满足支付方需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都可以得到相当高的估值,然而,“我们还没有这样的案例”。即便是营收最高的京东健康,2022年来自医药及健康产品销售的收入为40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86.50%。另一个主营业务线上平台、数字化营销及其他服务的收入仅有64亿元。

  2020年京东健康上市当天市值就突破3000亿港元,疫情三年过去,已经回落至1500多亿港元。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的市值以600多亿港元、200多亿港元位列其后。

  不过,和在疫情中扭亏为盈的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不同,平安好医生在2022财年仍然亏损。相关负责人回应,在2022年财年,公司把资源更多配置到与管理式医疗战略协同性高的业务上,医疗服务的占比和毛利率均有稳步提升。对于高投入低毛利、资源配置相对较低,短期内无法形成竞争壁垒的业务,通过调整其运营模式、合作外部资源、引导业务从自营向平台转型等措施,降低了这部分业务,特别是商城类业务的收入占比。

  “非药、保健品品类的利润更高,我们现在还在扩大开发减重、形体、医美等产品,以及高端消费品的机会。”上述互联网医疗企业人士直言。

  一位医药O2O从业者说,目前的监管政策下,O2O销售的机会更大,“相比于放开跨地域的互联网医疗和药品销售,依托线O药品销售更符合固有的监管体系,已经有很多地方为O2O开放医保支付。”

  米内网预计,到2030年零售药店O2O的规模占实体药店的份额将升至19.2%,市场规模将达1444亿元;如果线O的规模占实体药店的份额将升至32.1%,市场规模将达24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