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痛惜!福建著名儿科专家去世!88岁仍坚持看诊……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7-03
 米乐m6白发白眉,提着个装着听诊器的布袋,低着头,步履蹒跚而坚定……在通往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的路上,时常能看到华云汉教授独行的身影,而今后再也看不到了。  华教授家简朴而整洁,老旧的书桌,泛黄的书籍,让人仿佛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家里家具陈旧,书房的椅子靠背破损,用透明胶粘了好几层。相反的,家里书很多,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摆放,连门口置物架上,也整齐摆满了各种医学资料。  “我父亲一辈子都十分

  米乐m6白发白眉,提着个装着听诊器的布袋,低着头,步履蹒跚而坚定……在通往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的路上,时常能看到华云汉教授独行的身影,而今后再也看不到了。

  华教授家简朴而整洁,老旧的书桌,泛黄的书籍,让人仿佛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家里家具陈旧,书房的椅子靠背破损,用透明胶粘了好几层。相反的,家里书很多,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摆放,连门口置物架上,也整齐摆满了各种医学资料。

  “我父亲一辈子都十分简朴,他对穿着等生活要求很低,唯独舍得花钱的就是买书。”儿子华健彤介绍,父亲十分有责任心,“人家是患者追着医生,他是医生追着患者”。小时候,华健彤常在家里看到父亲给患者打电话,追踪病情。

  “这几年,父亲年岁大,腿脚也开始不方便,我们都劝他别出诊了,但凡事都顺着我们的他,只有这事不听我们的。”华健彤说,直到今年1月23日,父亲还坚持到医院看诊,一周6天,家人特别交代医院控制门诊号的数量,但父亲总是拒绝不了患者,“一个上午30多个号是常事,有时候忙到下午一两点了,他才能吃饭。”华健彤说,哪怕是前阵子住院整整3个月才出院的他,第一件事还是想着返回岗位为患儿看诊。

  华教授的妹妹华女士说,哥哥这辈子把工作看很重,哪怕每天下班回家,也是扑在医学事业里,研究病例、查写资料。前些年发现他腿肿,她一直提醒他去看病,但华教授怕浪费时间,总是一拖再拖。

  今天上午,前来吊唁的人很多,除了华教授的亲友、同事、学生,还有自发前来的邻居。

  华教授的邻居动情地说,常常看到华教授一身简朴,提着布袋,低着头,从小区步行出门,风雨无阻。谁能想,这名朴素的老人家竟是全国知名儿科专家,是他在福建省儿科尚未起步之时,创办福建省第一所儿童专科医院——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华云汉的妹妹介绍,十几岁时,他就立志学医。那时家中3岁的弟弟早夭,华云汉特别痛心,立志要当医生。

  1954年,他进入上海第二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分专业时,他果断选择了“一穷二白”的儿科专业。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医学院。1965年,因父母年事高,华云汉教授申请调回福州,先后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室及福建协和医院儿科从事临床工作。

  调回福州的时候,华云汉教授就感受到我省儿科的困境——当时全省有数百万的儿童,却没有一所属于儿童的专科医院。虽然各大医院都设有儿科,但床位有限。

  为此,他在多种场合上极力呼吁创办儿童医院米乐m6。特别是1978年在桂林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儿科大会上,他通过儿科泰斗诸福棠教授向福建代表团呼吁,很快得到全体代表支持,福州地区代表专门开会研究并委托他起草“建立福州儿童医院”倡议书(前后3期)。代表们将建设儿童医院这份倡议书亲自分送给省、市领导,人大、政协、妇联等部门,得到广泛支持。1982年,省委把“尽快创办儿童医院”列入为儿童、少年办实事12项目之一。1983年,时任省委书记项南同志接受省妇联主任尹峰提议,在倡议书上签署“支持创办儿童医院”。同年,福州市政府成立福州儿童医院筹备处,华云汉被委任为筹备组成员,负责规划及设计。

  经过3年不懈努力,福州儿童医院终于选址福州市中心(原福州电镀厂),于1986年儿童节挂牌开诊。

  “那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就住在电镀厂临时厂房的一间房里。”华健彤依然记得那个时候的艰苦,但父亲从未有怨言,兢兢业业为儿童医院的发展而奔忙。

  华教授去世后,远在北京学医的孙子华畅也匆匆赶回了福州。他继承了爷爷的医学事业,目前,在首都医科大学念研究生二年级,已经在临床实习。他告诉记者,之所以学医,正是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爷爷、奶奶治病救人米乐m6。

  几年前,华畅曾见过爷爷出诊,从爷爷身上,他看到了也学到了作为一名好医生的细节。

  爷爷是儿科医生,面对的都是孩子,他每次听诊前都会摸摸孩子的手和鼻子,逗逗他们,还会先把听诊器在手心里捂热了,再贴到孩子的身上。

  华畅说,爷爷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从小到大,并没有和他说太多做医生的道理,而是用行动告诉他,当一名医生一定要对病人细致。而且每一次出差到北京,都会给他带一两本医学书,交代他一定要好好阅读。

  2018年10月,华云汉教授荣获第六届中国儿科医师奖——终身成就奖。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许多小朋友喊我爷爷,我听了很亲切、很温暖,我爱儿童医院,我爱孩子,为孩子看病我乐意,是我的幸福。”

  “华教授是一个很重情义的人!他对患儿、对同事、对家人都非常和气,总是轻声细语。”和华教授共事33年的福州儿童医院哮喘气管炎专科主任医师唐素萍说,儿童医疗是华教授一生的梦想!

  她还记得,1987年,28岁的她在华教授的推荐下,来到儿童医院工作。当时,医院刚起步,只有一栋楼,除了门诊,只有30多张床位。华教授以医院为家,即使是夜里,还常常在病房忙碌着。

  儿子支气管哮喘,一直挂他的号治疗,接触一年多时间,听到这个消息,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家人走了一样,很敬佩老人家,为了更多人的健康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老人家一路走好!

  去年三月份跟华老学习到春节前,近一年的时间,华老的言行给我留下深深印象。华老,一路走好!

  老先生一路走好!很痛心看到这则新闻,每次带着女儿去看您的门诊,有时候周末遇到人多,您也坚持等到最后一个病号看完了才去吃中饭休息。对我触动很大。本该颐养天年的年岁却拼在第一线。多好的医生啊。

  上世纪70年代,市场上儿童营养食品非常缺乏,儿童营养不良的病例很多。华教授不仅建立了营养专科门诊,还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福州儿童食品厂、福州调味品厂等协作,共同研发出包括闽江代乳粉、健儿粉、宝宝泻益糕和小白兔含铁酱油等畅销的7种儿童系列营养食品,有效应对了我省七八十年代儿童营养食品贫乏的问题,获中央、省、市奖3项。

  他还推动儿童哮喘防治事业发展,并助推儿童心理卫生专科建设:1975年建立福建省第一个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前后4次参与执笔我国儿童哮喘指南的修订;1983年首次在国内提出哮喘与多基因遗传关系理论;1979年首次在福州开展儿童心理测验及咨询工作;1986年在福建省率先开设儿童心理专科门诊,推动福建省儿童心理卫生专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