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综合医院儿科出路在哪儿?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7-03
 米乐m6为缓解儿科就诊压力,北京市卫生局去年提出要求,到2011年年底,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都要恢复儿科。目前,最后12家综合医院完成儿科建设任务,并开始接诊。二级医院恢复或新开设的儿科运行状况如何?综合医院儿科是否能起到分担两大儿童专科医院就诊压力的作用?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综合医院。  此次开设儿科门诊的12家综合医院包括4家三级医院和8家二级医院。位于崇文门的北京普仁医院就在这12家医院之

  米乐m6为缓解儿科就诊压力,北京市卫生局去年提出要求,到2011年年底,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都要恢复儿科。目前,最后12家综合医院完成儿科建设任务,并开始接诊。二级医院恢复或新开设的儿科运行状况如何?综合医院儿科是否能起到分担两大儿童专科医院就诊压力的作用?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综合医院。

  此次开设儿科门诊的12家综合医院包括4家三级医院和8家二级医院。位于崇文门的北京普仁医院就在这12家医院之列,在对原有保健门诊进行装修改造后,普仁医院儿科门诊于去年12月8日正式接诊。200平方米左右的门诊部被分隔出三间诊室、一间隔离室、一间输液室、一间候诊室和一间穿刺室,为了体现儿科的特征,医院将墙面统一刷成粉色,地面也印上了卡通图案,气球等装饰物也都经过精心布置。因为已近中午,儿科门诊并没有多少病人,输液室里两名家长正在陪孩子输液。“目前门诊日均接诊人次大概在30人左右,以周边社区居民为主,也有特地从房山带孩子过来看病的,就是图这里人少、不用排队。”医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一位正在陪孩子输液的家长告诉记者,在这儿从挂号、看病到输上液,前后也就20分钟左右,“前天我们去东方医院,下午5点了还排了2个小时。”这位家长说,平时孩子看病一般去儿研所或东方医院,严重一点的病才会带孩子去儿童医院,“一般我们不会去儿童医院,人太多了。再说这儿的大夫也是儿童医院的老大夫,我觉得挺不错的,看得挺细的。”

  普仁医院儿科门诊目前有8名医生,其中7名是北京儿童医院的儿科专家,年龄在60岁-70岁之间。这些专家以多点执业的方式,每人每周到这里坐诊一天。其中两位专家在儿童医院只出300元的特需门诊,但在普仁医院,以二级医院主任医师的标准,只收取8元挂号费。

  田大夫是儿童医院退休的消化内科老专家,她告诉记者,在儿童医院,病人候诊时间长,问诊时间短。在综合医院情况则相反。为了培养自己的儿科力量,普仁医院还引进了一名儿科博士后,除周一、周四外,其他时间都在普仁医院出诊。

  普仁医院儿科的状况在所有12家新开设儿科门诊的综合医院中具有普遍性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北京市医院。

  医院门诊部刘主任介绍,医院目前还没设立独立的儿科门诊,儿科由全科医生兼顾。考虑到儿童看病的特点,医院特别调配了高年资的专家坐诊给儿童看病。由于医院在回医、回药上的特色,儿科也以中医诊疗为主。在人员配置上,医院儿科目前有四位专家大夫和一名分诊护士,“因为没做过什么宣传,知道的比较少,所以来看病的人还不太多。”

  记者随后又联系了另外两家综合医院,但两家医院分别以“人员正在做调整”和“儿科还在筹建中”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调查中,记者发现,目前12家综合医院开设儿科的情况参差不齐米乐m6。一些综合医院虽然开设了儿科门诊,但诊疗条件十分有限,医务人员配置不足。采访过程中,不止一家医院向记者反映,招不到医生是目前开展儿科最大的困难。普仁医院副院长曾文军表示,即便是返聘的儿科专家,现在都很难找到。

  医生不到位,医院接诊能力受到限制,直接的结果就是综合医院儿科就诊人次低。普仁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儿科日均接诊100人以上基本没有问题,但现在日均接诊量也就30人左右。

  北京儿童医院则是另一番景象:电梯前始终聚集着人群,楼梯上抱着孩子的家长摩肩接踵,在内科候诊大厅里,至少有上百家长和患儿在候诊,孩子的哭闹声混杂着分诊护士的喊声,被叫到号的家长必须一路小跑到分诊台,否则后面的人就有可能顶上去。北京儿童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每天的就诊人次依然在6000人以上。

  专科儿童医院门庭若市,综合医院儿科却门可罗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院刘主任对记者说:“一方面,这和综合医院刚刚复建儿科,很多人还不知道有关,另一方面,很多家长的固有观念里,总认为专科医院比综合医院看得好。”

  如今,12家综合医院的儿科初建已基本完成,接下来,摆在综合医院儿科面前的一个难题则是如何维持。

  “现在儿童就医趋向集中化,都集中在两大儿童专科医院里,综合医院儿科的病人必然就少,导致医院在儿科上不愿投入,儿科逐渐萎缩。很多综合医院的儿科曾经就是这样被取消的。”普仁医院副院长曾文军说道,“接下来我们要面临的是儿科下一步该往哪方面走,是不是能良好地运转下去,这取决于我们的门诊量是不是能进一步地扩充,我们的人员梯队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培养,目前的儿科医疗团队是不是能稳定下来,周边患儿家长是不是能认可我们。如果这些都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儿科生存起来还是有困难的。”

  解决儿科生存的难题,曾副院长说,一方面,要强化“小病进社区、进二级医院,疑难病进专科医院”的观念;另一方面,在政策上米乐m6,国家给予社区医院、二级医院一些倾斜,比如报销比例调整得高一些,将引导更多的患儿走进社区医院、二级医院,解决两大儿童专科医院就医难的问题。

  2011年底,随着最后12家综合医院开设儿科,北京市所有综合医院复建儿科的任务已经完成。很多人将综合医院复建儿科看作是破解儿童看病难的手段之一,但从目前综合医院儿科寥落的接诊情况来看,现实离通过综合医院分担儿童就医压力的美好愿望似乎还有距离。儿科复建后,假如医生不到位、诊疗水平不提高、设备不齐全、诊疗病种过于有限,复建的儿科可能就会沦为摆设,对于运营这样的儿科综合医院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

  若干年前,北京的大部分综合医院都是开设儿科门诊的,由于儿童检查少、用药少,创收就少,医院因此不愿过多投入,久而久之,就导致了综合医院儿科的逐渐萎缩,直至被取消。如今,综合医院的儿科复建,如果依然延续之前“只建不管”的做法,那么复建的儿科很有可能重蹈覆辙。

  综合医院儿科能不能存在下去并且实现良性运转,不仅需要医院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公众观念的转变和相关政策的扶持。很长时间以来,公众盲目迷信大医院、专科医院,无论大病小病,都占用专科医院的医疗资源,导致综合医院、社区医院的资源闲置。此外,政府也应考虑对综合医院儿科给予一定倾斜,在儿科复建初期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在医保政策上提高综合医院儿科报销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