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千名儿童仅有092名儿科医生 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不容忽视米乐m6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7-05
 米乐m6南方都市报儿科调研组走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参观该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  南方都市报儿科调研组走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参观该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7月19日,南方都市报儿科调研组走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参观了该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与儿科楼,与该院相关负责人及儿科专家团队进行“生育友好度”主题的座谈交流。  南方都市报儿科调研组成员包括广州市人

  米乐m6南方都市报儿科调研组走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参观该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

我国每千名儿童仅有092名儿科医生 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不容忽视米乐m6(图1)

  南方都市报儿科调研组走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参观该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7月19日,南方都市报儿科调研组走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参观了该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与儿科楼,与该院相关负责人及儿科专家团队进行“生育友好度”主题的座谈交流。

  南方都市报儿科调研组成员包括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曾德雄,广州市人大代表、国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工会主席徐嵩,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卓信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谭国戬,公共卫生专家、原广州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主任黄桂花,以及南方都市报教育健康新闻部相关负责人与记者。

  珠江医院党委副书记贺跃箭、副院长夏欧东等医院相关院领导与儿科中心主任王斌等多名儿科专家参与了座谈,向调研组介绍了该院儿科中心的基本情况与特色,并就如何提高儿科服务力、如何提升生育友好度与调研组进行了探讨。

  在珠江医院,儿科中心有单独的儿科楼,因此,儿科发热门诊是与成人发热门诊分开的,设在了儿科楼一楼,珠江医院儿科中心主任王斌介绍,在6月以来的夏季流感中,儿科门急诊一天的接诊人数最高时达到七八百人,几乎是平时的两倍,其中80%至90%的孩子都是高烧不退。

  由于珠江医院儿科中心是广东省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其中儿童危重病学更是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在这波流感疫情中,中心接诊了从外地包括周边省份转诊来的流感相关性脑炎的患儿50例左右,至目前,还没有一例患儿死亡。

  应对这次甲流小高峰的压力有多大?儿科医生们工作量激增,在日常的病房、门诊工作之外,还要中午或晚上在门急诊加班接诊,往往出现上完一个夜班还要早上继续“接力”的情况。同时,流感与新冠防控的压力双重叠加,也让医生的心理压力倍增。

  复盘应对甲流的经历,儿科医生认为有怎样的改进空间?王斌提出,发热门诊的患者可以考虑根据新冠流行病学史进行进一步的分流,这样,无流行病学史的流感患儿就可以与发热门诊原有患儿分开来,减轻发热门诊压力,也减轻患儿交叉感染的风险。

  “现在是按症状来区分哪些人需要去发热门诊,实际上,如果这个孩子一直在家里,发烧了,就没有必要让他去跟有新冠潜在风险的人一起候诊。当然,提供流行病学史的家长也需负起责任来,保证信息真实可靠”,他说。

  “社区医院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多名医生以及调研组成员都提出,社区医院应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在流行病高峰时,要分担综合医院的接诊压力。

  王斌提到,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他注意到,医院的儿科都在继续开诊,但社区医院的儿科医生是休假的,遇到学生发烧不能回校,要去社区医院开具请假证明,也只能等到节后收假再去,这其实减弱了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让更多本可以在基层机构解决问题的患者流入了综合医院。

  南都调研组成员、广州市政协委员谭国戬也表示,社区医院离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有距离,他自己多年前在社区医院看过病,但诊断不明确、流程不顺畅,给他留下的印象并不好,后来,他的就诊选择就逐渐集中到了市内的三甲医院,“从患者的角度,让社区医院真正发挥作用,吸引一部分患者在社区医院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儿科医生人手紧缺,也是座谈中儿科专家频繁提到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贯彻2021-203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方案》指出,到2030年,我国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生需达到1.12名、床位增至3.17张。而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此前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每千名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仅为0.92人。

  其中,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短缺情况尤为突出。按国家推荐标准,每个床位需配0.8个医生、2.5个护士。但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儿科学组于2019年对我国25省市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现状调查,PICU平均每个床位仅0.45个医生,1.33个护士。珠江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主任陶少华表示,这样的矛盾,在珠江医院同样存在。

  儿科中心小儿外科主任杨六成也提到,在整个外科医生群体中,小儿外科医生所占比例并不高,愿意并能够开设小儿外科的三甲综合医院也并不多,很多医院没有小儿外科这个科室。但事实上,小儿外科的手术有自己的技术含金量,对小儿外科医生的要求更高。

  与人手紧缺相伴的,是儿科医生的人才流失现象。座谈会上,多名儿科专家都对此话题十分感慨。

  根据丁香园发布的《2021中国医院薪酬报告》中,2020年儿科医师在各学科专业薪酬排名中位居末位米乐m6。

  王斌介绍,儿科医生面临的困难,一方面是待遇不高、职业前景不明朗,另一方面是压力大、工作辛苦,“比如护士给孩子打针,小孩子不配合就需要几个人配合安抚,家长还容易对护士有负面情绪……”

  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陶少华介绍,重症儿科的工作压力非同一般,因为每个孩子都牵扯到一个甚至好几个家庭,家长往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孩子一旦进了重症监护室,家长要面对的就是孩子能不能顺利活下来、活下来会不会有后遗症的问题。现实的巨大落差往往会让家长情绪失控,而儿科医生要时时面对这样濒临崩溃的家长们。

  儿科学专业的开设源于近年来儿科医生短缺现象,但据介绍,目前儿科学专业相比医学生中热门的临床医学米乐m6,报考率是偏低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源于儿科工作待遇不高、压力大,另一方面,本科开设儿科学专业的医科类院校,并不十分普遍。以华南地区为例,仅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等几家。此外,儿科医生岗位上的流失现象仍存在,所以儿科医生短缺问题不容忽视。

  珠江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2008年开始,医院儿科中心开始承担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妇幼方向)本科生培养工作,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开设儿科学专业,医院儿科中心也成为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建设单位。统计数据显示,该专业2021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首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77%。

  此外,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同时也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华南地区的儿科重症、新生儿救治培养了大批人才。

  为什么开设小儿外科的医院少、医生也少?“说来说去还是支持力度不够,才造成今天这种状况”,杨六成表示,目前政策、财政对儿科方面的支持更多集中在妇幼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的儿科往往覆盖不到。

  儿科是传统的“不挣钱”科室,同时又是妇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年来获得了财政资金、政策的专项倾斜与扶持。但是这样的扶持并非“雨露均沾”,综合医院儿科中心在其中略显“尴尬”。

  一方面,作为设立在综合医院中的儿科中心,来自政府部门的财政补贴、政策优惠往往不如妇幼专科医院;另一方面,作为一家省级医院,又很难享受到来自广州市、区一级对妇儿工作的市属医院同等补助与扶持。

  儿科专家们提出,作为广州最大的综合医院儿科中心,珠江医院承担了海珠区及周边地区的各种公共卫生工作,也救治了大量危重症患儿,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扶持,让儿科中心能继续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整个社会生育友好度的建设,在医卫方面,不仅仅是儿科医生的事,也需要家长、社会的参与”,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副主任、小儿神经内科主任李宏建议,家长要慢慢转变观念,把对健康的关注重点从“看病”转到“防病”上来。

  李宏说,就像本次的甲型流感,其实它是几乎每年都有的,对于儿童来说,和手足口病一样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流感的高发是在冬春季,但夏季流感也不是没有,所以,家长对这些常见的流行病要有预防的心态,最好能像看天气预报一样,提前了解常见流行病的信息,利用好疫苗接种、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儿科中心小儿门急诊主任谢海瑞也呼吁家长们,对儿童健康问题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于流行病,虽然有一些病有预防的疫苗、有治疗的药物,但疾病的产生与流行与人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都有关,有些病菌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无法杜绝,我们能做的,除了就医治病,更要教给孩子好的行为习惯、保持好的生活方式”。具体来说,谢海瑞建议,0至14岁的孩子家长都不要忽略了定期带孩子做儿童保健,并且带着孩子生长发育中的各种疑问与医生进行交流,并有意识地去学习各种健康知识、了解医院的接诊规则。

  李宏建议家长,对医疗资源也需要学会合理地利用,比如,要了解急诊是看急症的,夜间急诊并不是门诊在夜间的延伸。事实上,目前,来急诊看病的一大半患儿都不是真正的急症,这就导致,一方面病人没有看到对口的专科医生,另一方面,对急救医疗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家长们带孩子来到医院儿科急诊的时候,确实很难不焦虑”,儿科中心小儿门急诊主任谢海瑞表示,在门急诊工作了15年,她对家长的心态很能理解。但另一方面,对医护们来说,想让在急诊候诊的家长们“不急”,同样很难。

  她常遇到家长有疑问,为什么挂了急诊号还要等好几个小时?为什么医院不留一条快速通道,让“急诊”的人到了马上能看到病?谢海瑞说,事实上,这样的绿色通道是有的,但跟家长心目中“急”的标准不一样。急诊要根据患儿的病情来预检分诊,真正需要优先就诊的,医生肯定会立即处理,其他的只能根据挂号顺序来接诊。

  前不久的消息,广州市要建儿童友好城市,医院儿科是保障儿童生命权、受保护权的最前沿。广州的医疗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敬业精神都很强,令人感佩,辅之以尊重、关爱、体贴这样的人文精神,医院儿科在保障儿童权利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占有崇高的地位。

  儿科医生确实要成为“大熊猫”级别的了,人才稀缺,希望医保政策、财政支持方面能给予儿科、儿科医生更多的扶持。

  让社区医院真正发挥作用,吸引一部分患者在社区医院解决健康问题,分担综合医院在流行病高峰期的压力,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儿童家长对疾病预防知识的科普有很大需求,希望南都和疾控部门、医院一起努力,定时为家长做出“天气预报”级别的科普内容,以便及时提醒家长们如何正确预防当季传染病。

  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医疗区域面积约11000㎡,共有床位352张,是广州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儿科中心。

  中心开设12个亚专科,分别是新生儿医学、儿童危重病学、儿童神经及康复、小儿神经外科、小儿普内科、小儿血液肿瘤、小儿风湿免疫及肾病、小儿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小儿五官科、小儿中医科、儿童保健、儿童门急诊等,为0-14岁儿童提供全周期的诊疗。

  调研中,珠江医院儿科中心主任王斌带领调研组参观了医院NICU、儿科楼,着重了解了儿科中心的特色学科小儿危重病学、儿童重症脑病中心等。

  NICU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位于珠江医院住院部16楼,共60个床位。在NICU专门为家属预留的玻璃墙探望通道,调研组成员们看到,住在这里的宝宝有不少是极低体重的超早产儿,个头比普通新生儿小很多,身体上连接着呼吸机或不同的治疗仪器。

  王斌介绍,需要住进NICU的新生儿,有的是早产儿,有的是严重的先天疾病患儿,有的是生产过程中发生了窒息、缺氧等情况。新生儿科每年收治的患儿中,危重新生儿占60%至70%,救治成功的最低体重患儿只有565克重。

  经过NICU的新生儿,出院后往往也需要格外精细的家庭护理,医护们专门建立了科室电子随访网络平台及微信群,通过多次电话、微信、网络平台及上门回访,衔接院内院外患儿病情管理,为患儿家属答疑解惑,指导家庭护理。

  珠江医院儿科楼是一座单独的六层楼,分布着儿童门急诊、药房、CT等影像检查室,和各亚专科病房。整体环境装饰富有童趣、明亮轻快,门急诊等候区的屏幕播放着孩子喜欢的动画片。

  儿科楼还设立独立的影像检查区与医学检验,可以“一站式”解决医疗需求,门诊、检查、治疗、住院……“不出楼”基本都能得到解决,可避免奔波。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珠江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危重儿转运网络(TN)实践,为国内最早建立、最完善、辐射最广的陆空一体危重患儿转运网络,已覆盖整个广东省百余家各级医院。如今,珠江医院的儿童危重病医学已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018年,儿童重症医学科成立了全国首个“儿童重症脑病中心”,该中心依托珠江医院儿科中心、神经外科两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以及神经内科、影像诊断科两个广东省重点专科的技术力量,组成MDT综合诊疗团队,成立以来已诊治重症脑病患儿1158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珠江医院团委联合儿科中心,挖掘出不少公益资源,为患儿家长提供大病救助服务,目前医院对患儿救助的专属基金就有7个,分别针对唇腭裂、先心病、脑瘫患儿、先天性耳聋以及小儿脑病等困难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