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儿科学界重大损失:中国儿童心血管内科创始人之一宁寿葆教授逝世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7-14
 米乐m6中国优秀党员,著名儿科学家、中国儿童心血管内科创始人之一,一健康基金共同创始人,复旦大学儿科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附属儿科医院原院长宁寿葆同志因病于2022年1月31日7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见过宁教授的人,都会被他的那种坚定的眼神以及和蔼的态度所感染,感觉就好像他讲的不是医学,而是一种信仰。  宁寿葆教授出生于1932年,那一年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

  米乐m6中国优秀党员,著名儿科学家、中国儿童心血管内科创始人之一,一健康基金共同创始人,复旦大学儿科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附属儿科医院原院长宁寿葆同志因病于2022年1月31日7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见过宁教授的人,都会被他的那种坚定的眼神以及和蔼的态度所感染,感觉就好像他讲的不是医学,而是一种信仰。

  宁寿葆教授出生于1932年,那一年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

  他于1946年进入圣芳济中学。那时他也许不知道,在圣芳济的这段时光会给他以后的医学事业和整个人生带来很大影响。

  历史上米乐m6,复旦大学老校长马相伯等名流都曾为圣芳济中学倾注全力。宁教授也在这里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他说:“语言上打下的基础,对我这一辈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高考时,宁教授是班上唯一一个在纺织工学院考场考试的学生,不巧的是,直到他跟随班上同学去了圣约翰大学,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考场。情急之中,他找到一辆三轮车,由于车不快,便自己推着三轮车赶了一阵才到了纺织工学院。那时,他已经迟到了20分钟。几番解释,想必监考老师也被眼前这个满头大汗、态度诚恳的学生打动了,便让他进了考场参加考试。一波三折,年轻的宁寿葆于1951年进入上海医学院医学系。

  在上医求学的5年间,宁教授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医学知识,为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在上医,宁教授结识了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资深教授闻玉梅,并于1958年与她结为伉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宁寿葆和闻玉梅在上海医学院先后加入中国,成为中国党员。

  1956年,宁寿葆教授从上海医学院毕业,进入儿科医院工作,从此开始他的从医生涯。宁教授的英语好,是出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参加工作不久便接到了上级指派的外事任务:接待周恩来总理的客人——巴西的Passor医生。当时,Passor医生让自己的儿子到中国来接受教育。这一任务经由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层层下达至儿科医院,考虑到是接待外宾,恰好宁教授在圣芳济学院早已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这一任务最终落在了他的肩上。

  1957年至1958年间,宁教授始终与Passor这位和他同龄的进修医生共同生活、学习。工作时间里,他帮着Passor医生翻译病史、和他一起查病房;周末,他们一起看电影、游泳米乐m6。

  如果说这次的涉外活动更多的是“机会青睐了有准备的人”,那么1979年去加拿大出国学习的机会,与时代的机遇是分不开的。

  1979年底,国家教委决定派人去国外交流、考察,而选拔的标准之一便是通过全国性的考试,主要以语言为主。宁教授通过考试之后,选择了加拿大多伦多的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去进修,该院曾在12500个病例的基础上编写了当时世界上篇幅最大的有关小儿心血管病的专著,而他也成为了这家医院心脏科接收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医生。在那里,他被该院的医生称为“pioneer”(先驱者)。出国之前,加拿大的科主任曾写信告诉宁寿葆,由于没有在加拿大的行医执照,在医院里,他只能做观察者,不能行医。而当宁寿葆抵达加拿大开始工作后,科主任通过两个星期的观察,认为他的业务和语言都没有问题,同意为他写推荐信。宁寿葆参加考试,最终拿到了官方颁发的许可证,参加包括指导住院医生、实习医生、负责科室之间的会诊等。

  在加拿大的两年间,宁寿葆教授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回国后担任中华儿科学会心血管学组组长职务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儿科医院带回了许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在他回国后,于1992年和张善通教授一起,将胸心外科与心血管内科联合,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小儿心血管中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专业化程度,在国内开创了先例。而这一制度正是宁寿葆在加拿大交流期间学习到的。

  “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是选择当儿科医生。”这是宁寿葆对儿科事业的告白。他将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落实在了行动上。能帮到病人的,他总是尽力去做。

  宁寿葆对病人及其家属的照顾,是因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他与病人及其家属的交往中,更是体现在他的教学与科研中。2011年,他无私地捐出自己积攒的2万余元,用于奖励医院的业务骨干。

  2013年1月,他又与夫人闻玉梅院士在复旦大学发起成立了“一健康基金”,用于奖励在微生物、传染病、公共卫生、药学等领域为“一体化健康”研究与教学做出突出成绩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教师。

  那一年闻玉梅即将迎来80岁生日,她和宁寿葆商量:“今年我们不请人吃饭,也不用贺寿,我们把积蓄拿出来成立一个基金,推动‘一体化健康’理念的实践,支持创新性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随即他们拿出了50万元人民币积蓄,成立了基金会。基金成立以来,得到了学校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目前规模已超过千万,“一体化健康”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一健康基金”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学科研人员和优秀学子更好地服务于人群的整体健康。

  临终前2周,宁寿葆教授将黄国英院长叫到病床边,叮嘱用自己的100万积蓄捐资设立“儿科医院青年医师奖”项目,用于激励儿科后起之秀成长。

  宁寿葆十分注重摄取最新的知识,将国外有关研究的进展介绍给国内更多的同行。自1996年在中华医学会负责对外交流工作起,他就担任美国PEDIATRICS杂志中文版主编。一直到他住院前夕,他还坚持每周三天做杂志,确定选题、将文章发给全国各地的编委、审核、修改各类稿件等……

  也许他所做的这一切,在他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一切皆出自于他对儿科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出自于他心中“为人民服务”的信念。2016年,他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这是国家对他将毕生精力均献给了儿科事业的肯定与褒奖,也将激励广大儿科医师不忘前辈教诲与初心,为我国儿科医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宁寿葆教授与闻玉梅院士的爱情一直是医学界像传说一样的美丽佳话,他们年轻时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互敬互爱,成就彼此;年老时相互照顾,相濡以沫;宁教授最后住院的5个多月时间里,闻老师一直陪同在身边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离开,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

  宁老师与疾病抗争了8年。8年里,他积极治疗,再辛苦的化疗,他也从不抱怨,他展现给亲朋和晚辈学生们的永远是坚强乐观的一面,从来没有听到他抱怨一句。最后的时刻,在知道药物已经对抗不了疾病的时刻,他选择镇静安详离开,不给大家添一点麻烦。

  宁寿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儿童心血管专家,主要从事儿童心血管专业临床与研究工作,为我国儿童心血管专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工作,包括心导管检查和造影的技术应用,在1959年9月开展全国第一例小儿心导管检查,并与其他专家一起完成了国内第一本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专著,为我国儿科学,特别是小儿心血管专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在对中国儿童危害很大的风湿热、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方面的病因诊断、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992年,宁寿葆教授领导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将小儿心血管内科、外科融为一体的小儿心血管中心。他运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等多种技术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诊治和研究工作。

  自1958年以来,宁寿葆教授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儿科学》《儿科诊疗常规》和《现代实用儿科学》等重要教材和专著,参加编写《实用儿科学》《小儿心脏病学》等权威性专著10余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3项。

  1991年,他领导完成了上海市杨浦区、徐汇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调查,为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填补了空白,对减低我国儿童5岁以下的死亡率,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米乐m6。身体力行,积极倡导并率先开展儿童分子心脏病学的研究工作,指导的研究生在“家族性高脂血症载脂蛋白B-100氨基酸突变的研究”和“纤维连接蛋白对早期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研究”都填补了国内空白。

  宁寿葆教授曾连续三届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组长。在此期间,我国小儿心血管专业得到快速发展,宁教授担任组长期间,曾先后主持制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小儿心力衰竭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常规。自1996年在中华医学会负责对外交流工作起,加快了中国与国际儿科界交流的步伐,被誉为儿科界的外交官,为申请和成功主办在北京举行的第23届世界卫生大会作出了贡献。他承担美国PEDIATRICS杂志中文版主编工作,杂志的认可率也达到了98%,杂志月发行8000册,在大陆、台湾、香港等华人地区发行,将先进的儿科理念同步传播到整个华人地区。

  宁教授努力开拓境外交流途径,儿科医院先后与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等国际知名儿童医院开展长期学术交流,与香港中文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双向交流,有力地推进了医院的整体学术水平,同时也奠定了儿科医院在我国儿科学领域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成为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学科、复旦大学重点学科,继1988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儿科学重点学科后,2002年再次被评为新一轮的全国儿科学重点学科,由他领衔的小儿心血管中心也被评定为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专业。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