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彼2022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出炉米乐m6协和位居全国第一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7-17
 米乐m6分布于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杭州6个城市。十强的格局稳中有变,相较上年,2022届4强保持不变,5-9强存在位次的调整。十强所属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代表着国内顶尖水平,高质量的学科建设是临床工作强有力的支撑,只有学科建设与临床研究相辅相成,才能实现人才和技术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2022届中国顶级医院100强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上榜医院数量较多的省(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和广东

  米乐m6分布于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杭州6个城市。十强的格局稳中有变,相较上年,2022届4强保持不变,5-9强存在位次的调整。十强所属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代表着国内顶尖水平,高质量的学科建设是临床工作强有力的支撑,只有学科建设与临床研究相辅相成,才能实现人才和技术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2022届中国顶级医院100强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上榜医院数量较多的省(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和广东。从竞争力要素方面看,第一方阵(第1-25名)医院无论是服务能力还是效率都优于其他三个方阵,且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型,在突出人才配置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高质量平台建设上都具有压倒性优势。

  顶级综合医院专科30强在华东地区的上榜数量最多,位于北京的顶级医院上榜专科数最多(89 个),上榜专科数为 50 个及以上的还包括上海 (78 个)、广东 (56个)、湖北 (50 个),这四个省 (市) 上榜专科总数占比超 50%。北京、上海、广东、湖北分别作为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地区的医疗高地,汇集了区域内优质的医疗资源,专科发展更具优势。顶级医院10强第一方阵(1-25名)各专科上榜数量明显多于其他方阵,上榜专科数占比为 58.15%,各个方阵之间专科实力拉开较大距离。

  报告从经济、地理区域分析省单医院和专科竞争力情况。按经济区域分析,东部最强,中部最弱。

  省单医院100强中东部入围最多,超过一半,其次是西部,中部最少;按地理区域分析,七大地区中华东地区最强,华中地区最弱;按城市分析,深圳、广州、昆明的竞争力指数位居前三名,只有乌鲁木齐、未有医院入围省单医院100强。

  对各专科名次和医院综合名次做相关性回归分析,发现17个30强专科中第一梯队的医院均占了一半以上,专科名次与医院综合名次最相关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这些科室都是技术要求高、疑难病例占比较大的科室,一定程度上反映医院的竞争力。说明对于省单专科来说,专科发展与医院综合竞争力发展具有一定协同作用。

  地级城市医院 100 强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尤其是华东地区,江苏和广东两省入围机构数最多。而西部地区入围机构数最少,尤其是西北地区竞争力指数最低。高级职称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年住院手术量、高级职称人数/全院职工人数、年出院量在 2021 届骤降的基础上,已大幅反弹至下降前的水平并略有增长,年门急诊量 2021 届降幅最大,2022 届虽有所回升,但距离 2021 届下降前仍有较大差距。

  地级城市医院 300 强500 强的整体分布情况与 2021 届基本一致,从入围机构数量来看米乐m6,华东地区最多,其次是华中和华南地区。全国各省份之间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地级综合医院专科30强医院在资源配置、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等都表现较好,在同级医院中具有很好的标杆示范作用,能承担起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以及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但部分专科存在护理人员短缺、医床比、护床比偏低,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过大、床位压力过大等问题。

  从资源配置来看,三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暴露了地级城市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明显不足,全院医护人员配置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现实问题。从医疗技术来看,高级职称医师占比和硕博学历医师占比总体水平有所提升,这体现出国家对医务人员职称聘任和晋升的重视与政策支持医院更加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或培育。从运营状况来看,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整体呈下降趋势,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在不断提高。

  纵贯分析近5年的县级医院发展趋势,高级职称人数与高级职称人数/全员职工人数持续增长,医疗技术要素进一步加强。床位数、医院职工人数略有增长。在疫情的严控之下,既往超负荷的床位和人力资源配置逐渐趋向合理。受到疫情的持续影响,年出院人次、年手术量继续下降。但老百姓的合理就医需求还在,所以年门急诊人次有所回升。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首次出现县级医院100强全部为三级医院,在县级医院300强、500强中三级医院占比也有所增加。

  就2022届县级医院数据而言,疫情虽然医院仍然影响深远,但同时也倒逼医院进行改革。让医院的的资源配置更趋合理,运营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提质增效、精细化管理及医疗费用控制初见成效,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差距明显缩小,但与东部地区仍然差距巨大。人才技术资源短缺仍然是中部、西部地区的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对比县级专科30强各专科医师的服务量中位值明显大于县级医院100强中位值。多数专科相比去年有所增长,平均住院日普遍下降,以肿瘤内科最为显著,但重症医学科平均住院日较2021届有所增加。县级专科前30强住院均次费用普遍增加。

  我国不同地区中医医院的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相比中部、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优质中医资源依旧拥有较大优势。优质中医资源较丰富且发展均衡的省份有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湖南,西部地区省域内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优质中医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此外,西部地区的学科带头人与高级层次人才占比仍较低,应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中医特色。整体上看,国家政策大力鼓励中医发展,中医医院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优质中医资源逐步下沉基层,但社会办中医医院的发展相对缓慢。

  中医专科30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华中四个地区,合计占比在70%以上,其中北京、广州、上海的上榜专科数排在前三位。我国中医医院的专科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优质专科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根据医疗技术、资源配置、医院运营和诚信服务4个一级指标对妇产、儿童医院进行排名,推出妇产、儿童医院竞争力榜单—— “2022年妇产、儿童医院100强”。

  在全国七大地区中,华东地区上榜医院数最多,竞争力指数也最高,华南地区位居第二位,其他地区上榜医院数和竞争力指数相差不大,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竞争力指数相对偏低。

  从100强入围梯队来看,华东地区在20强中有12家医院上榜,在各组别中都有医院入围,发展良性且稳定。西北、华中、华南、西南.华北和东北地区均有医院入围100强,东北和西北地区人围医院排名整体相对靠后。

  按省份维度来看,至少1家医院入围妇产、儿童医院100强的有29个省(区、市)。从总体数据看,广东、江苏、上海的竞争力指数优势比较明显。广东依然保持入围医院数和竞争力指数最高。

  对比研究发现,肿瘤医院 10 强稳中有变,前 5 名和第 10 名保持不变,第 6~9 名存在名次调整: 华东地区入围医院数量最多,以江苏和安徽为主; 学科建设发展呈现加速趋势,科研水平迅速提高。肿瘤医院 80 强中,江苏和广东上榜医院较多华东、华北地区肿瘤医疗资源优于西南和西北地区,不同地区间优质肿瘤医院分布仍不均衡: 医院等级和医院性质与医院竞争力有关联,三级和公立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更强,肿瘤医院 80 强资源配置总体较优,省部级和公立医院集聚优势资源